以下文章来源于陕西科普 ,作者小科
陕西科普
普及科学知识、倡导科学方法、传播科学思想、弘扬科学精神,使公众享受便捷、趣味、丰富的科普大餐。
正值冬季,天干物燥
用火用电用气普遍增多
火灾也进入了高发期
无论是一周前琉球故宫大火
还是之前着火的巴黎圣母院
无一不让人心痛
一旦发生火灾,这意味着又会有人可能受伤甚至死亡,可见消防安全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。
今天是11月9日,全国消防日。
跟着小科一起学习一下火灾常识,以便一旦遭遇火灾事故,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自救、救人措施。
消防常识
防火的基本原理
防止燃烧条件的产生,不使燃烧三个条件(可燃物,氧气,一定的温度)相互结合并发生作用。
以及采取限制,削弱燃烧条件发展的办法,阻止火势蔓延,这就是防火的基本原理。
灭火的基本原理
根据燃烧的基本条件,一切灭火措施,都是为了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。
或终止燃烧的连锁反应而使火熄灭以及把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,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。
常用的灭火剂和灭火器
常用的灭火剂有:水、泡沫、干粉、二氧化碳等
常用的灭火器有:干粉灭火器、二氧化碳灭火器、泡沫灭火器
火场中的有毒气体
火场中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、氰化氢、二氧化碳、硫化氢和三氧化氮等五种。
身上着火正确的灭火方法
一旦身上着了火,应当迅速将衣服脱下,将火扑灭或就地翻滚,窒息火灾。
注意不要滚动过快,更不要跑动。如果附近有水池、河塘等水源,可迅速跳入水中,或及时就近取水将身上火浇熄。
如果身体被烧伤时,注意不要跳入污水中,以防感染。
发生火灾时“三不要”
不要随便开启门窗
房间门窗紧闭时,空气不流畅,室内供氧不足。
因此,火势发展缓慢,一旦门窗被打开,新鲜空气大量涌入,火势迅速发展。
与此同时大量烟气产生,容易使人中毒、窒息而死亡。
另外,由于空气的对流作用,火焰甚至会向外窜出。
综上所述,在发生火灾时,不能随便开启门窗。
不要私拉乱接电线
如果是不懂电工专业知识的人,很容易在乱接电线的过程中,因错误接线容易造成事故,或连接不牢固,形成接触不良而引发火灾事故。
而且导线的设计容量是有限的,乱接电线,造成接入过多的负荷,容易因负荷过载而造成火灾。
不要乘坐电梯
发生火灾后,往往容易断电而造成电梯“卡壳”,给救援工作带来难度,影响及时疏散。
另外,电梯直通楼房各层,火场上烟气涌入电梯通道极易造成“烟囱效应”,人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死亡。
各种建筑火灾逃生方法
高层建筑火
尽量利用建筑内部设施逃生:
利用消防电梯、防烟楼梯、普通楼梯、封闭楼梯、观景楼梯进行逃生;
利用阳台、走廊、避难层、室内设置的缓解器、救生袋、安全绳等进行逃生;
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;
将房间内的床单或窗帘等物品连接起来进行逃生。
地下建筑
进入地下建筑时,应对内部设施和结构布局进行观察,掌握通道和出口,以防万一;
逃生时,尽量低姿势前进,不要做深呼吸,并尽可能用湿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,以防烟雾吸入呼吸道;
逃离地下建筑后,不得重返地下;
万一疏散通道被阻断,应利用现有器材积极扑救,并尽量想办法延长生存时间,等待前来解救。
单元式住宅
利用门窗逃生,把被子、毛毯或褥子用水淋湿裹住身体,低身冲出受困区;
利用阳台逃生,相邻单元的阳台相互连通的,可折破分隔物,进入另一单元逃生;
利用空间逃生,室内空间较大而火灾荷载不大时将室内可燃物清除干净,同时清除相连室内可燃物,紧闭与燃烧区相通的门窗,防止烟和有毒气体进入,等待救援;
利用时间差逃生,火势封闭了通道时,人员先疏散至离火势最远的房间内,在室内准备被子、毛毯等,将其淋湿,利用门窗,逃出起火房间;
利用管道逃生,房间外墙壁上有落水管或供水管道时,有能力的人,可以利用管道逃生,这种方法一般不适用于妇女、老人和儿童。
自救时应该注意什么?
要能及时发现火灾,家中要安装火灾报警器;
要冷静判断,分析火灾是否能够威胁到自己,从而决定跑还是不跑,往哪儿跑;
要尽可能快速行动,在疏散时要避火避烟;
疏散过程中遇烟时应低姿、捂口鼻、减少呼吸;
在大型公共场所,要根据疏散指示标志通过安全出口和楼梯逃生。
众所周知,消防员是一个离危险最近的职业。
在火灾、爆炸、车祸、地震等事故或者灾害现场的新闻图片里,身着橙色救援服的消防员们是绝对主角。但经常,留给人们的只是一个个奋力救援的背影。
消防员总说:“守护是我们的信仰,坚持是我们的信念,救人是我们一往无前的心!”
“119消防日”也是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“建队一周年”纪念日,向所有消防员致敬!岁月静好,是因为永远有人为我们誓死捍卫!
○ End ●
原标题:《发生火灾时,该如何逃生?看完可以救你一命!》